合同履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有没有诉讼期限
双方签订合同之后一般是根据合同的约定来进行履行,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呢?其实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等,关于合同履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是详细的回答。
合同履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履行方式等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2、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秉持诚实、恪守信用,不得有欺诈、隐瞒等行为,要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3、协作履行原则:当事人不仅要各自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还应积极配合对方履行义务,共同实现合同目的。
4、情势变更原则:合同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基础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有没有诉讼期限
合同履行有诉讼期限。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如果合同约定了履行期限,诉讼时效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算;未约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请求之日起算,或者自宽限期届满之日起算。
合同履行要注意哪些问题
1、仔细审查合同各项条款,确保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履行方式等内容有清晰明确的理解。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各种与合同履行相关的证据,如送货单、收货单、发票、对账单、函件、邮件、短信、微信聊天记录等。
3、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履行情况,及时向对方发出必要的通知,如履行通知、变更通知、解除通知等。通知应采用书面形式,并确保对方能够收到。
以上就是关于合同履行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的相关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方面的疑虑,也可以咨询平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