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定和处罚是什么 具体表现在哪条法律中
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多方权益并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经营者违反公平、诚信等商业道德,是不可取的。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惑,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定和处罚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条法律中?接下来,可以看看下文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供大家进行参考。
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定和处罚是什么
不正当竞争的法律界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混淆行为、贿赂行为、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侵犯商业秘密、不正当有奖销售以及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等。这些对公平竞争秩序有害的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对于所有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部门首先会责令经营者停止违法行为。
2、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商品
对于存在违法所得或违法商品的情况,将予以没收。
3、混淆行为
违法经营额超过5万元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超过5倍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并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
4、商业贿赂
收受商业贿赂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罚款。
5、商品作虚假或误导性商业宣传
一般情况下,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6.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情节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吊销经营者的营业执照,以作为对其严重违法行为的惩罚。
不正当竞争具体表现在哪条法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本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或者提供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总的来讲,不正当竞争是不可取的,还是要树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若是有遇到此类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可以点击咨询专业律师人士。









